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法
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是检测和评估变压器内部绝缘状况最为重要、也最为灵敏的试验项目之一。它旨在发现那些尚未贯穿电极的局部绝缘弱点(如气泡、尖角、杂质等),从而预防潜在的故障。
试验设备
局部放电测试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测量系统,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:
试验电源
核心要求:必须是纯净的、无局放的中高频电源。因为普通的工频电源本身可能含有干扰,无法在试验电压下区分是试品放电还是电源干扰。
类型:
工频谐振装置:最常用、最理想的方式。包括调频式串联谐振装置和固定频率式串联谐振装置。它能利用电抗器补偿变压器的容性电流,使电源容量要求大大降低,并产生高质量的正弦波。
中频发电机组:传统方法,通过电动机-发电机组产生400Hz左右的电源,再降压至所需的试验电压。体积大、噪音大,现已逐渐被谐振装置取代。
耦合电容器
作用:为局放脉冲信号提供一条低阻抗的通道,并阻止工频高电压进入测量回路。它本身也必须是无局放的。
检测阻抗
作用:串联在耦合电容器和测量仪器之间,是一个关键传感器。它从流过的局放脉冲电流中提取信号(电压信号),并传递给测量仪器。
局部放电检测仪
核心大脑:用于接收、处理、显示和记录局放信号。
功能:信号放大与滤波:放大微弱的局放信号,并滤除特定频带的干扰。
显示:以椭圆、直线等多种方式显示局放脉冲。
测量:测量关键参数,主要是视在放电量,以及放电重复率、平均电流等。
定位与识别:高级仪器具备多通道测量功能,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绕组端子的信号到达时间来进行粗略定位,并能通过分析放电图谱来识别放电类型(如内部放电、表面放电、电晕放电)。
校准器
作用:在试验前,向试品两端注入一个已知电荷量的标准脉冲,用以校准整个测量系统的刻度系数。这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比的关键步骤。
试验方法
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通常在变压器出厂试验或大修后进行,遵循严格的流程。
1. 试验接线
主要有两种基本接线方式:
直接法:最常用、灵敏度最高。
并联法:检测阻抗与试品并联。适用于试品一端接地的场合。
串联法:检测阻抗与耦合电容器串联。适用于试品两端均不接地的场合。
平衡法:使用两个相似的试品或一个无局放的耦合电容器,与试品组成电桥。抗干扰能力极强,但现场应用复杂,多用于实验室。
对于变压器,通常采用多端子测量,即在高压绕组、中性点、低压绕组等多个端子同时安装检测阻抗,以便于定位放电源。
2. 试验程序
准备工作:
变压器油化验合格,静置足够时间(通常>48小时)以排除气泡。
将所有套管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短路接地。
按照接线图连接试验电路,确保所有连接牢固可靠。
系统校准:
将校准器并联在变压器高压端子与地之间。
向系统注入标准电荷量,调节检测仪的增益,使仪器显示值与注入值一致。记录下此时的刻度系数。
预加压:
平稳升高电压至规定的预加电压,并保持一定时间(如60秒)。此过程可以“激活”或“烧掉”一些不稳定的绝缘弱点。
测量:
将电压降至 1.1倍 Um/√3,保持5分钟,读取背景干扰水平。
将电压升至测量电压,保持一段时间(标准规定不同,如30秒或更长),在此过程中测量并记录最大局放量。
最后将电压再次降至 1.1倍 Um/√3,再保持一段时间(如30分钟),并进行长时间测量和观察。
判断与记录:
在整个过程中,观察局放信号的起始电压、熄灭电压、在测量电压下的稳定放电量以及随时间的增长趋势。
记录所有数据,并保存典型的局放图谱。
- 上一篇: 介电强度测试仪的应用及标准规程
- 下一篇: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标准规程及主要项目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