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标准规程及主要项目

预防性试验: 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,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,对设备进行的检查、试验或监测。它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和状态检修的基础。

标准规程: 主要的依据是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。

 GB 50150-2016 《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》 

DL/T 596-2021 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》 

GB/T 1094.1-2013 《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:总则》等系列标准。

国家电网/南方电网等企业还会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,通常比行业标准更严格。 

主要预防性试验项目及目的 变压器预防性试验可分为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两大类。例行试验是定期进行的,诊断性试验是在例行试验发现问题或需要深入研究时才进行。 以下是常见例行试验项目:

绝缘油色谱分析仪

试验类别 试验项目 主要目的
绝缘特性 绝缘电阻及吸收比/极化指数 检查变压器整体绝缘是否受潮、部件表面是否脏污或有局部缺陷。
介质损耗因数(tanδ) 灵敏地反映变压器整体绝缘受潮、老化、劣化等分布性缺陷。
绕组直流电阻 检查绕组导线的焊接质量、分接开关的接触状况、引线连接是否良好、匝间有无短路等。
油化分析 绝缘油试验
(击穿电压、介质损耗、含水量、色谱分析等)
油色谱分析(DGA)是核心,能灵敏地诊断变压器内部过热、放电等潜伏性故障。其他项目检查油的绝缘强度。
电气强度 泄漏电流 检查变压器绝缘的受潮和表面脏污情况,其试验电压较高,比绝缘电阻更有效。
交流耐压试验 考核主绝缘强度的关键试验。检查变压器在运行中可能承受过电压的能力,发现集中性缺陷。
特性参数 变比试验 检查各分接的电压比是否正确、分接开关指示是否正常、绕组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等。
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 检查铁芯硅钢片间绝缘、穿心螺杆绝缘、绕组是否存在匝间短路等。
短路阻抗试验 检查绕组是否发生变形。
专项检测 绕组变形试验(频响法/FRA) 诊断变压器在遭受短路电流冲击后,绕组是否发生位移、扭曲、鼓包等变形。
局部放电试验 检测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局部放电,是评价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。

标准规程与周期

主要依据 DL/T 596-2021,其规定的试验周期和标准如下(具体以最新标准为准):

1. 试验周期

定期试验: 通常每1-3年进行一次。例如:

绝缘电阻、绕组直流电阻、绝缘油简化试验、tanδ等,一般1-3年一次。

油色谱分析:对330kV及以上变压器,通常3个月一次;110-220kV变压器,通常6个月一次;35kV及以下重要变压器,通常1年一次。

新投运时: 投运前必须进行全部交接试验。投运后(例如72小时、1个月、3个月)应增加检测频次,特别是油色谱分析。

大修后: 无论是否到期,都必须进行相关试验。

必要时: 变压器经历近区短路跳闸、重瓦斯保护动作、怀疑有故障时,应立即进行相关试验。

2. 部分项目标准举例(以35kV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为例)

绝缘电阻:

本次测量值与上次相比不应有明显下降(通常不低于上次值的70%)。

吸收比(R60"/R15")在10℃-30℃时,一般不应小于1.3;极化指数(R600"/R60")一般不应小于1.5。

绕组直流电阻:

相同互差:1.6MVA以上变压器,各相绕组电阻相互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%(无中性点引出的为线间差值)。

同相分接间互差: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,其变化不应大于2%。

tanδ(20℃):

330kV及以上:不大于0.5%

35-220kV:不大于0.8%

与前次测试值相比不应有显著增大。

绝缘油击穿电压:

15kV以下设备:≥ 25 kV

15-35kV设备:≥ 35 kV

66-220kV设备:≥ 40 kV

330kV设备:≥ 50 kV

500kV设备:≥ 60 kV

交流耐压:

试验电压值按标准规定,与设备电压等级和绝缘水平有关。例如,35kV绕组出厂试验电压为85kV,预防性试验电压为72kV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