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技术资讯

GIS局部放电检测仪的主要方法及应用范围

GIS局部放电的特殊性与检测重要性

GIS局部放电的特点:

封闭性:设备完全密封,无法直接接触内部部件,必须采用非侵入式检测。

绝缘介质:内部为高气压SF6气体,绝缘性能极好。但一旦存在缺陷,放电发展速度很快,可能迅速演变为故障。

缺陷类型典型:GIS内部的放电缺陷通常很典型,如:

自由金属颗粒:在壳体底部跳动或吸附在高压导体上。

导体尖刺:高压导体或壳体上的毛刺引起的电晕放电。

绝缘子表面污染:绝缘子表面存在金属颗粒或水分。

绝缘子内部气隙:盆式绝缘子内部存在制造缺陷。

后果严重:GIS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,其故障会导致大面积停电,维修周期长,经济损失巨大。

因此,对GIS进行局部放电检测,是发现早期绝缘缺陷、防止突发性故障的最有效手段。

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仪

GIS局部放电检测仪的主要方法与原理

针对GIS的特点,主流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:

1. 特高频法(UHF - Ultra-High Frequency)【当前最主流、最灵敏的方法】

原理:GIS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时,会产生上升沿极陡(纳秒级)的电流脉冲,激发出频率高达300MHz ~ 3GHz的电磁波。这种电磁波可以在GIS腔体内像波导一样传播很远。

传感器:通过安装在GIS盆式绝缘子上的内置或外置UHF传感器(耦合器)来接收这些电磁波信号。

优点:

灵敏度极高:能够检测到几个皮库的微弱放电。

抗干扰能力强:常规电力系统的电晕等干扰频率较低(<300MHz),UHF法能有效避开。

可进行定位(通过多个传感器信号的时间差)。

可在线监测,不影响设备运行。

缺点:

难以进行绝对放电量的标定,通常用dBm等相对值表示信号强度。

传感器安装位置对检测效果影响大。

2. 超声波法(AE - Acoustic Emission)

原理:局部放电发生时,会产生声波和超声波信号(频率通常为20kHz ~ 300kHz)。这些信号通过SF6气体和GIS壳体传播。

传感器:将超声波传感器 吸附在GIS金属外壳的外部,接收声信号。

优点:

定位精度极高,是物理定位 的最佳方法。通过比较信号到达不同传感器的时间,可以精确定位到米甚至分米级。

完全非侵入式,传感器安装灵活。

对体外电磁干扰不敏感。

缺点:

信号在金属和气体中衰减大,检测范围有限。

容易受环境噪声(风雨、振动)干扰。

灵敏度通常低于UHF法。

3. 暂态地电压法(TEV - Transient Earth Voltage)

原理:内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部分会通过盆式绝缘子缝隙泄漏出来,在GIS金属外壳上产生一个暂态的地电压脉冲。

传感器:使用TEV传感器在壳体接缝处检测。

优点:便携,操作简单。

缺点:主要用于开关柜,对全封闭的GIS灵敏度较低,应用较少。

GIS局部放电检测仪的作用与检测范围

作用:

绝缘缺陷早期诊断:在耐压试验和运行中,及时发现上述各类典型缺陷。

故障定位:结合UHF和超声波法,可以精确找到放电缺陷所在的气室或具体位置,极大缩短检修时间和范围。

质量控制:

出厂试验:作为GIS制造后的必检项目。

现场交接试验:在安装完成后,与交流耐压试验同步进行,这是国际惯例(IEC 62271-203标准要求)。能在高电压下发现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新缺陷。

状态监测与预警:对运行中的GIS进行定期巡检或在线监测,评估绝缘状态的变化趋势,实现预知性维护。

检测范围(应用场景):

制造厂:100%出厂试验。

新站建设/扩建:安装后的交接验收试验。

运行中变电站:定期巡检、故障排查、大修后验证。